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环境故事 > 正文

环境故事

陈吕军:记取环保心,大地谱华章

扎根环保领域

他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最好实践者

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的清华工科人的底色

他就是

水污染防治专家、1983级环境工程系校友

陈吕军

环保

是他骨子里的一份使命、一种执着

教书育人

是融入他血液的一份事业、一种热爱

抱朴守拙潜学研,工程装备补短板

热情洋溢,精力旺盛,一双犀利有光的眼睛,一口越地特有的讲话方式,这是陈吕军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陈吕军是标准的“三清人”,今年恰逢入学40年。在清华求学十三载,因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陈吕军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清华大学十优研究生、十佳博士毕业生等。他毕业后留校,一直没有离开清华,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清华人。

陈吕军参加清华大学第八届研究生运动会跳远比赛

1983年秋,陈吕军从浙江上虞春晖中学考入清华大学。“虽说清华在1977年就设立了我国首批环境工程专业,但当年在报考志愿时,我对环境专业并不了解”,陈吕军坦言,“当然,要完全了解并掌握这门学科,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也许从那一刻起,环保已开始厚植于他的人生底色了。

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陈吕军师从钱易先生。钱老师的学术思想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深刻影响了陈吕军,他下定决心要投身于水污染治理事业中。在钱老师指导下,陈吕军将博士论文方向瞄准工程化、装备化,将博士论文研究确定为“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以及设备成套化”。

陈吕军深入工业园区现场

为此,陈吕军常年扎根于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埋头苦干,从各种氧化沟的构型,再到曝气机里各种零部件,他必须搞清楚原理,自己画好图,亲自跑加工厂。

功夫不负苦心人,十年矢志不渝,他主导研发了我国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及成套化设备技术,获六项国家专利;研制了YHG系列水平轴转刷曝气机及成套设备,形成了十几种产品,能满足我国不同规模和不同水质的氧化沟污水处理厂需要,应用于几万吨至几十万吨级的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从陈吕军骄人的求学生涯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清华“学霸”身后的十三年寒窗苦读,也仿佛看到了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的清华工科人的底色。

初心不改多襟抱,成果转化闯通途

肩负学校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任,响应时代的召唤,陈吕军于1998年担任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副主任。他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发挥好学校在横向科技工作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积极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999年,清华成立合资公司——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陈吕军受聘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投入环保产业蓝海,带领公司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绿色生态小区——北京北潞春绿色生态小区污水回用示范工程研究,此后相继完成百余项环保工程。

企业实验室研讨

在此期间,陈吕军念念不忘将污水处理设备国产化的理想,一直跟踪研发主流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MBR工艺用到的中空纤维膜都是从日本引进的,价格昂贵,他与校友企业海南立昇紧密合作,在保持膜材料高性能的同时,将国产膜价格降到早期进口膜的1/4,同时为国内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和给水厂技术改造提供了一项重要技术支撑。

2003年,陈吕军受清华大学委任,作为副院长参与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筹建中,担负起更广阔的省校合作重任。筹备期间,面对缺人缺钱缺办公场所等多种困难,他不等不靠,发扬浙商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逐步探索形成适合浙江特色的“长三院创新发展模式”。

除承担研究院大量筹建日常工作外,陈吕军还满怀抱负,创办了生态环境所和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现任所长刘锐研究员深情回忆起创业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2006年,我还在日本工作,陈老师专门联系我,说国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技术需求迫切,邀请我回国一道筹建生态环境研究所。于是,2007年我回国,在陈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创建生态环境所,2011年建设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建立之初,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科研条件非常艰苦,但陈老师踌躇满志,带着我们走到浙江各地市开展项目对接调研。”

“陈老师早在15年前就强调,我们在浙江做研究,要高度重视环境新污染物的防控,以省重点实验室为载体,为浙江的水质安全保障做出贡献,为切实解决嘉兴水质性缺水难题、保障嘉兴水安全贡献清华人的智慧和力量。”刘锐告诉记者,“陈老师当年为建设研究所做了很多牺牲,他说要对嘉兴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园区如数家珍,要成为‘嘉兴的环科院’。我牢记着,也一直在努力去做。”

浙江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今,刘锐接过陈吕军的接力棒,生态环境所从无到有,已从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2018年,生态环境研究所获评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突出贡献集体,2020年获评嘉兴市“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

潜心耕耘十八年,绿色化工结硕果

进入新世纪,我国环境污染形势越发严峻,陈吕军深深体会到钱易先生常说的:“做环保,我们没有成就感。”环保老前辈曲格平先生曾把环保人比喻成唐吉诃德,陈吕军像一个骑士,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喊起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口号,与污染行为顽强搏斗。

2005年是陈吕军不惑之年,他应上虞市政府邀请,承担了《浙江杭州湾上虞精细化工园区循环经济规划》,项目旨在探索园区绿色循环转型。起初,陈吕军心有忐忑,毕竟那时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尚处于学界引进探讨阶段。但他对新领域饶有兴趣,因为此时,他隐约感到单纯靠末端治理独木难支,没想到由此拉开了与上虞园区合作十八年的序幕。

2005年以来,陈吕军带领团队,以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相继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攻关研究。其中,《染料医药化工园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得了2021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同时,陈吕军带领团队将循环经济技术模式、工业生态学模式等推广应用到芜湖经开区、北京经开区等近30个园区,取得了广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扎根一个园区十八年的艰难和坚持,既是在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也是无数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赓续工业生态学,迈向学科新征程

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十几年里,陈吕军一直致力于攻克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治理的难关,他在多年摸索中发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免顾此失彼。他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末端治理是初级阶段,只有摸清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才能在源头和过程中减排,实现清洁生产才是根本之策。

为此,针对上虞园区,他提出生产过程和基础设施统筹,建立产业共生,从全生命周期优化物质与能量流动,推动园区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脱钩。实际上,这就是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钱易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积极跟踪国外研究动态,大力推动中国工业生态学发展,也是陈吕军的引路人。如果说2005年陈吕军是误打误撞上循环经济,那么后来他就是主动作为,将工业生态学引入园区实践。

陈吕军(左)与导师钱易先生(2023年9月摄)

在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上,钱易先生在题为“从龙须沟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要从单一过程和末端治理向多过程、多系统链接和生态产业系统的转变,并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即要建设生态工业,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从全生命周期实施工业污染防治。

今天,陈吕军再回味导师的话,更觉得如同当时的一盏明灯,是系统工程思维的转变。陈吕军接过导师的接力棒,投身于工业生态学的教学实践。随着对工业生态学的理解加深,陈吕军提出了“四个三”密码:

三个基本问题: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是如何流动的?这个过程产生了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如何综合优化调控?

三个研究实践层面:企业、企业间、区域层面;

三个基本方法: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投入产出方法;

三个基本观念:系统观、动态观、效率观。

随着学科发展,陈吕军认识到,围绕工业生态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条主线,找准“有意识并理性地去探索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这一学科定位。立足经典的“学科密码”,随着学科发展,为面向“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陈吕军又提出了新“四个三”密码: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即推进集约高效的产业圈、宜业宜居生活空间、气清水秀土净的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发展,互利“共生”;

系统观、动态观、效率观相统一,即推进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的系统观,迭代优化、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与时俱进的动态观,涵盖产业效率、资源效率、碳生产率、生态效率的效率观,以正“三观”;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即推进数据资源转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迭代,产城融合、数智融合,与绿色化融合协同发展,“三化”赋能;

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即推进全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先进性,强基础补短板的安全性,“三性”跃升。

如果说钱易先生是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大先生”,那作为学生的陈吕军,数十年如一日,只愿做好“传承人”。

绿色大学知合行,生态文明谱新篇

1998年,在钱易院士、郝吉明院士等前辈积极倡导下,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

2015年,钱易院士与清华大学各院系14位教师一起联合开设了全校公共课《生态文明十五讲》。如今,接力棒传递到陈吕军手中,他及时组织修订《生态文明十五讲》,出版《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时俱进,更加丰富,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自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陈吕军一直担任副主任,协助钱易院士、贺克斌院士做好智库工作,将《环境与发展》《工业生态学》等课程应用扩展到了双碳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之中,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融入课程之中,推动清华大学绿色校园建设,为国家、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2009年,在绿色大学建设中,陈吕军带领团队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紫荆公寓建设两座校园中水处理站。中水站对约30%的校园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紫荆公寓冲厕、校园绿地灌溉,成为学校绿色教育实践基地和北京市节水教育基地,每年有大量学生在中水站进行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

春风化雨身力行,立德树人守初心

如果说环保对陈吕军而言,是骨子里的一份使命、一种执着,那么教书育人,就是融入血液的一份事业、一种热爱。

陈吕军带《工业生态学》课程学生到唐山钢铁厂现场教学

陈吕军老师自毕业留校以来,从事于不同工作岗位。他为人热情,上课生动,引人入胜,如洪钟大吕,如春风化雨,言辞恳切,发人深省。他指点着学生们的迷津,更指引着学生们的为人处世。至今,陈吕军老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4名,博士研究生12名,很多学生已经成为环境领域或各自工作岗位的中流砥柱。

今年刚跨出清华园大门的吕一铮博士,讲述了他的故事。

2023年毕业直博生吕一铮书法

“犹记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上,我有幸邀请陈老师作为我的介绍人致开场词,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老师的话语声声在耳——‘让他在清华园自由地飞翔’。现在想来,在陈老师门下的这段时光,我从一名科研小白起步逐渐具备了独立科研能力,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学生起步逐渐融入了社会,褪去了对未来的迷茫,坚定了奉献公共服务事业的志向,这一路幸有陈老师指点迷津,遮风挡雨。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这些指导也将永远勉励我正直而顽强地前进。”

薪火相承,推陈出新,是陈吕军化雨春风的最好证明。脑海里,突然冒出清华老校长梅贻琦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物简介

陈吕军,免费100种禁用的直播软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来源:清华大学校友总会